经常经过一个立交桥,经常见到一位脑血栓术后患者早晨在立交桥下墩墙走;
老人家有时候是左手扶着墩墙走,有时候是右手拄着拐杖走,走走停停,但却始终在坚持;
俺曾经也好奇地问过他,每天早晨一般要绕立交桥走几圈,老人家笑着回答“六圈”;
经常,俺远远地与他打声招呼,远远地竖一下大拇指;
也许,有人会说,他应该更多地坐在自家的轮椅上,或者,在家里及附近平地稍微原地逗留,不应该出门太远,更不应该在这人来车往的立交桥下走动,似有“作秀”之嫌;
依俺之见,倒觉得他是在与病魔抗争,在追求常人的健康,说得更严重些,他是“生命不息,冲锋不止”,是在以自己的力量进行顽强拼搏,而这种费力的拼搏的精神内涵,也许就是为了简单的生活,像常人一样地生活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“活着”,所以,俺赞成和欣赏这种“活着方式”,更愿意弘扬这种“作秀”,如果说真有一点点作秀成份的话。
有位年轻的朋友常问俺“人活着是为了什么”,俺只能回答“人活着其实就在于这活着的过程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