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日记里说到84岁的退休教师郭老师,是一位年事较高、经历比较坎坷之人;
上回碰面聊天后,一周没见到,今天,老郭告诉咱:回老家看戏去了;
听郭老师这么一说,咱立即想到鲁迅先生的小说《社戏》:那可是他儿时美好的回忆呀;据说,社,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;在绍兴,“社”相当于“村庄”的区域名称;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;
郭老师说:“老家唱戏,村里会让在外工作的人回家看看,其实就是让我拿钱的;我也乐得拿给他们1000元,其实我一场戏也没看,不喜欢当地的戏剧……”
郭老师所说的“老家”,其实是文革前他被打成“右派”下放的农村,在那儿,他这位“臭老九”经历了场人生浩劫,度过了一段非常不一般的“非正常人”生活;若说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在旧社会变成“鬼”——住山洞,吃野菜,成了“白毛仙姑”,新社会变成“人”——打倒地主闹翻身,重新做主人;那么,郭老的那段日子,也就是过着常人难以理解的“鬼生活”,与之共患难、成至交的是一位当地目不识丁的老农……多年以后,郭老师平反,返城,将老农接到自家好生赡养,知交后半生至去年送老农归西……
至今,郭老师仍然没有完全从失去老农的伤痛中走出来,每次说到老哥,总是老泪汪汪;
“这次回老家,我很欣慰。”郭老师开怀地扶了扶眼镜,“与乡村老友拉家常,算是拉足了瘾,嘿嘿。”
末了,郭老师强调:“我不喜欢社戏,喜欢京剧,特别喜欢京剧的须生花脸!”
老农映像
评论